北極光鄧峰:要別人跳火坑,你自己先跳

2009-07-06 09:50:26      雷中輝

  北極光創(chuàng)投合伙人鄧鋒

  1997年,鄧鋒和兩位清華同學在美國硅谷成立了NetScreen公司,并使之成為全球領先的網(wǎng)絡安全設備供應商。2001年NetScreen在美國NASDAQ上市, 鄧鋒及同學柯嚴因此榮獲“2002年美國北加州企業(yè)家年度獎”。2004年NetScreen 被Juniper Network以40億美元收購。

  2005年, 鄧鋒回國創(chuàng)立北極光創(chuàng)業(yè)投資基金?,F(xiàn)在投資了珠海炬力、上海展訊、紅孩子、百合網(wǎng)、MYSEE。

  我從上大學起,特別是研究生期間就開始創(chuàng)業(yè),先開始做科技個體戶,后來在清華租了幾間房子,找本科生和研究生,接了活再分給下面的人,相當于工頭、總承包商。

  我1990年出國,先去了美國南加尼福利亞大學讀碩士。從南加大出來的大陸留學生做企業(yè)家的最多,而且都做得很成功。在我們回國的大陸留學生中,在政府任職最高的,應該是中海油的老總傅成玉,副部級。公司做得最大的就是我的Netscreen,2004年賣了40億美元。不過我在里面的股權百分比并不高,風險投資一進來就占了很多。我們留學生里個人財產(chǎn)最多的,也許是我一個叫謝明的校友。他做的一家公司叫Cogent System,在洛杉磯,上市時是20億美元,而且他中間沒有融過資,自己控制75%股份。

  2005年我回國創(chuàng)立北極光創(chuàng)投基金。我做過企業(yè),現(xiàn)在又做風險投資。另外,我在中美都做過,對中美兩邊的VC和創(chuàng)業(yè)者有一些心得。

  要別人跳火坑,你自己先跳

  在南加大讀了一半,跟很多中國留學生一樣覺得沒意思,就跑到公司里去做。我在intel做了四年工程師,負責奔騰筆記本電腦的芯片設計。因為血液里流的還是創(chuàng)業(yè)者的血液,后來還是想做自己的公司。

  1997年,我跟幾個同學成立了一個叫Netscreen的公司,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硅谷型公司。一幫工程師對business并不很懂,但有創(chuàng)業(yè)熱情。一開始在我家客廳做,幾個月后,再到外面找律師,成立公司,再找風險投資。

  這時我面臨著要從intel離開的選擇,而英特爾給了我很多股票期權。當時我的心理上經(jīng)歷了很大的掙扎,如果當時離開,損失的期權相當于一百多萬美元。離開后,既沒有工資,我又剛剛買了房子,生了小孩,我太太沒有工作,還要在外面念書,住在外地,家里還要雇保姆。我要付房款、學費和她的住宿費,在生活上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

  但在當時硅谷文化下,大家都希望出來創(chuàng)業(yè)。當時根本不知道能不能找到錢,但是你必須先出來。如果你自己不出來,說找到錢再離開過去的公司,你等于給人家一個信息:我是鬧著玩的,拿到錢我就玩,拿不到錢我就不玩。從別人兜里掏錢是很困難的事,就相當于讓人跳火坑一樣,要讓別人跳,你自己必須先跳。

  一個人創(chuàng)業(yè)的最佳年齡是30-45歲,既有經(jīng)歷又有經(jīng)驗。那時就算融不到錢,這個火坑我也跳了。我們創(chuàng)業(yè)團隊的三個人基本都是同樣情況,我們幾個互相做了一個承諾:把一切全拋到腦后,破釜沉舟,沒有后路。當時我們規(guī)定每個人要拿五萬塊錢出來,我沒有錢,買了房子一點錢都沒有了,就跟大學同學借了五萬塊。

  我們?nèi)私⑦@個承諾后,然后再跟風險投資家承諾。我們?nèi)诘牡谝粋€一百萬美元非常簡單,只花了一個星期,都是一些天使投資人。天使投資人不太懂技術,他就賭人,看你到底有多大的承諾。你說“我把褲子都輸?shù)袅烁阋粔K玩”,他肯定跟你干。我現(xiàn)在也做天使投資人,也是這個想法。

  經(jīng)常有創(chuàng)業(yè)者問我,什么時候找風險投資比較合適?我覺得把公司建立起來第一件事是組織一個團隊。有一個很好的團隊,一個足夠大的市場,同時是成長性的市場,另外你得有獨特性,到底在技術方面還是在商業(yè)模式方面,一定要有創(chuàng)新。沒有創(chuàng)新,你沒法跟人家競爭。這些都想好之后,你最好先自己做,能做多少做多少。像我們當時每人先投了五萬美金,然后在家里自己做了半年,做產(chǎn)品的模型,自己投資買硬件,做出一個模型后再出去找錢。雖然找錢時間比較晚,但是價值會比較高,因為我們已經(jīng)有產(chǎn)品了,我一直建議創(chuàng)業(yè)者也這么做。

  Netscreen做起來以后就很順利,因為這是一個非常前沿的高科技公司。我們當時是一個工程師團隊,工程師團隊做產(chǎn)品、做工程管理很有經(jīng)驗,但是沒有做市場的經(jīng)驗。我們跟外面風險投資談得很好,從外面招來管理團隊,包括CEO、銷售副總裁、技術副總裁。我們是在美國紅杉進來之后,即一年以后雇了第一個CEO。我們幾個創(chuàng)業(yè)團隊負責產(chǎn)品管理,CEO管銷售。

  我們跟很多中國企業(yè)不一樣,中國很多企業(yè)寧做雞頭不做牛尾,創(chuàng)業(yè)者一心想要控制公司,但又可能做不到。在美國就不是這樣,創(chuàng)業(yè)者不介意別人來當CEO,我們的想法是把餅畫得越大越好。在文化上,美國也和中國不同,就算你雇用十個CEO,兩三年換一個CEO, founder(創(chuàng)始人)在公司的地位也是不能替代的。

  公司從三個人開始,做到2001年就上市了。我們是9.11以后第一個上市的高科技企業(yè)。上市當天的市值就到了26億美元。我們做的防火墻、VPN(虛擬專用網(wǎng))算不上這個行業(yè)的先驅(qū),我們估計是第35個做網(wǎng)絡防火墻的。但我們的做法叫破壞性技術:在一個已知的、存在的市場上,用一種破壞性的方法來實現(xiàn)同樣的產(chǎn)品。

  其實你看Google也一樣。Google做搜索的時候,搜索市場已經(jīng)存在了。我們做防火墻的時候,防火墻市場已經(jīng)存在了,只不過所有做防火墻的人都用軟件來做防火墻。而我們是全世界第一個用芯片來實現(xiàn)防火墻的,現(xiàn)有的公司根本沒辦法跟我們競爭,對手很快就一個個被甩掉了,這也是我們當時吸引VC的原因。Netscreen的防火墻至今還是全世界的高端防火墻,市場占有率第一。思科也走這條路,這是一個趨勢。

  賣還是不賣?

  2001年Netscreen上市,上市以后又收購兼并了幾個公司。表面上看速度非??欤茼樌?。四年就上市,六年賣掉,從0到40億美元只用了六年時間,但中間經(jīng)歷了很多曲折。如果給我一張表,這張表有三列兩行:第一列是上市,第二列是買公司,第三列是賣公司;兩行一個是成功,一個是失敗,這六空我全都填滿。

  1999年9月,有一家公司想收購我們,出價4.5億美元。快簽合同的時候,卻變卦了。

  2000年3月底,又有一家公司想買我們,叫Efficien Network。合同已經(jīng)簽了,碰上納斯達克市場崩潰,股價大跌,Efficien Network的市值在三周內(nèi)從100億美元掉到30億美元。Netscreen的出售價格跟它談的時候是9億美元,相當于它的十分之一,因為全是股票交換,這么一來,等于我們的市值也跌了30%,只剩下不到3億美元。

  整個團隊就要崩潰了,壓力很大。我是管理團隊的一員,面臨的問題是:如何把大家的信心重建起來,并且能夠從那個收購中不受傷害地退出。如果做不好會帶來很多法律上的麻煩,對上市、員工的信心都有影響。最后我們不但讓對方放棄了收購,而且對方還跟我們簽了一個合同,一年以后我們還起訴對方,因為它沒有履行合同。我們做得很漂亮,不受傷害地退出了,但中間經(jīng)歷了很多的波折。

  2000年底,Netscreen終于準備上市了。沒想到上市前兩天,保薦人說Netscreen根本不可能上市,不做我們的承銷商了。因為整個財務部門出了問題,用他的話說就是“根本不會算帳”。我們不得不停下來,用了一年的時間把財務部徹底換人。

  2001年9月,我們再次申請上市。突然發(fā)生了9.11事件,又上不了市。9.11之后兩個星期,我們就提交申請上市,當時面臨很大的壓力,就是究竟要不要上。最后決定還是上,結果還是挺不錯的。Netscreen的發(fā)行價是16美元,IPO那天漲了50%,當天以24美元收盤。

  2004年年初,我們本來沒想賣公司,但來了好幾家公司想買我們。當時網(wǎng)絡技術和信息安全技術結合在一起肯定是趨勢,因為我們是專門做信息安全的廠商。

  我在公司有三個職責:第一,我是高管,管公司戰(zhàn)略和工程,要管好團隊給股東帶來最大的權益;第二,我又是董事,董事的義務是對其他股東負責;第三,我又是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創(chuàng)始人是公司文化的締造者和發(fā)展的關鍵人物。美國創(chuàng)始人在公司地位非常高,無論換多少屆CEO,創(chuàng)始人的地位都沒法改變,創(chuàng)始人是公司的精神領袖。

  我的三個身份讓我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作為創(chuàng)始人,我絕對不想賣公司,但作為董事我必須賣。因為當時收購方給的價格,超過我們上市公司價格的57%。你不賣,可能對其他股東不負責任,因為能給股東賺57%權益的機會就喪失了。經(jīng)過了很激烈的思想斗爭,我最后投了贊成票。

  中國的第一風險是人

  其實賣掉公司也很好,我可以開始干人生的第二件事。我從小就覺得一個人一輩子要干兩件事:第一件事是做一個企業(yè),在經(jīng)濟上獨立;第二件事就是做有影響的事,叫創(chuàng)造影響。

  歲數(shù)越大就越發(fā)現(xiàn)自己更是一個中國人,所以我的第二件事一定做跟中國相關的,不過當時也沒想到會做風險投資。

  我開始是做天使投資,我覺得這是一個草根運動,你看中哪個公司,就幫哪個,把自己過去的經(jīng)驗、教訓都跟他們講一講。美國的天使投資比中國成熟很多,因為美國有錢人多,而且天使投資已經(jīng)形成一種傳統(tǒng),有一些規(guī)則,最關鍵的是天使投資人很專業(yè),被投的人也很專業(yè)——創(chuàng)業(yè)者知道要找什么樣的天使投資,知道天使投資人要找什么樣的企業(yè)。而天使投資人最關心的不是錢,而是他能夠帶來什么樣的價值。Netscreen當年找天使投資人的時候,不是我去找他,而是他來找我;不是他挑我,而是我挑他。

  我跟中國創(chuàng)業(yè)者講,你找天使投資,不要把價格弄太高,要看他是否對你有幫助,對你以后的融資有幫助。事實上,創(chuàng)業(yè)者最關心的是應該是他退出那一刻公司的價值有多高。融資是一系列過程,也許你這次融資的價格低點,你給人很好的回報,他把你下次的價格抬高,最后你可能更賺。而且創(chuàng)業(yè)者要把天使投資人看成是戰(zhàn)略合伙人,雙方互相幫助,然后一起去找風險投資。

  天使投資人也會比較不同的創(chuàng)業(yè)者。不光是天使投資,美國有一些風險投資商都只看人,他們的理論是,什么樣的人永遠比做什么事重要。在中國更是這樣,中國的市場環(huán)境,誰也看不清楚,到今天為止誰也摸不出一套系統(tǒng),很多東西大都是靠運氣,在美國也是運氣,不過中國的運氣成分更大。因為公司好壞變化非常多,中間有太多的不確定性。在美國硅谷,投資一個公司的第一大風險是市場風險,就是對市場判斷準不準的問題,包括市場時間、市場大小、競爭對手切入市場的時間。第二大風險是技術風險。創(chuàng)業(yè)者說這事能不能做出來,做得跟你想像的是否一樣。

  而在中國做事的第一大風險是人的風險:第一,中國很少能找到一個完整的有管理才能的團隊。一個公司的成功完完全全不靠創(chuàng)意,技術、市場很多因素也都排得非??亢蟆F隊和執(zhí)行力永遠大于商業(yè)模式、技術和市場遠景。創(chuàng)業(yè)團隊是決定一個公司成敗的最關鍵,一般來說,一個創(chuàng)業(yè)團隊有多強就決定公司能走多遠。

  第二是整個商業(yè)環(huán)境導致的誠信問題。無論團隊是一個人還是多個人,商業(yè)誠信特別重要。另外,他要有領導力,沒有領導力不能建立一個團隊,技術是次要的,關鍵你能不能找到比你技術強的人愿意跟你合作。如果找的團伙幾個人都是負責一件事情,將來非打架不可,一個搞銷售、一個管財務、一個管工程這是最好的匹配。

  團隊的構成,到底是一個“太陽”好,還是多個“太陽”好,這取決于什么樣的公司和什么樣的團隊。如果一個團隊需要很多創(chuàng)業(yè)者才能成功,舉個例子,紅孩子是四個人的團隊,這四個人非常團結,非常本土化。因為它的商業(yè)團隊要在全國各地跑,需要有足夠的人今天跑這里,明天跑那里,這時候就是人多好。

  創(chuàng)始人團隊是最可靠的團隊,每個人都只要一個月兩千塊的工資,還把自己的錢投進去,有的甚至借錢投進去。如果這公司輸了,他們一文不名。要把這種團隊團結在一起,最重要是靠商業(yè)利益,過去再好的朋友都沒用,沒有共同利益不行,沒有領導力也不行。我認為一個很好的創(chuàng)始人團隊,也不能人太多,兩到四個人最好。不過在某些條件下,確實一個人很好。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是家族企業(yè)還是非家族企業(yè)好?家族企業(yè),或者說是一個人的企業(yè),存在一個換代的問題。到底是一個人好,還是多個人好,我覺得要從時間上看,你這個企業(yè)是要運作五年,十年,還是三十年,而且還要看什么樣的行業(yè),沒有一個簡單的答案。

  做天使投資也有兩種做法:一種是投資公司的個數(shù)很少,我真花時間去做,幫他們實現(xiàn)他們的價值,甚至進去幫他們做一段時間CEO。還有一種就是我相信這個人,讓他去做。到現(xiàn)在為止,我做天使投資大概投了將近20家公司,全是我們中國人的公司,一半在硅谷,一半在中國。我第一個天投項目是兩年回報八倍,賣給思科了。

  不跑短跑,跑馬拉松

  我有幾個跟我同樣有創(chuàng)業(yè)背景、把公司帶上市然后退出或者要退出的朋友,也在做天使投資。我想不如把我們的錢放在一起做投資,這樣比較正規(guī)一些,于是就想起做風險投資。美國的風險投資對我們很有興趣,當時就有十幾家VC跟我們談入股的事。有好幾家非常頂級的VC希望我們做中國的分支機構。我當時第一個想法就是,我要做中國人自己的品牌。

  我覺得中國VC要做好,一定要有自己的品牌。首先,VC是很本地化的商業(yè)模式。中國有自己的市場,不像以色列,以色列沒有自己的市場,就不需要本地VC。中國很多情況都不一樣,包括中國企業(yè)的模型,無論從文化、管理,對市場客戶的需求,各個方面都不一樣,你很難想像一個在美國的團隊來替中國做決定。

  另外,中國資本發(fā)展壯大后,將來以人民幣融資,成立人民幣基金,那一定是中國品牌來做,這只是個時間的問題。

  我特別找了兩家贊助商:一家是全球最大的風險投資商NEA,它有80億美元。還有一個是全球第二老的風險投資商Greylock。Greylock是東部的VC,而NEA則在西部,一東一西,我們做事的文化非常相同。我選伙伴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文化,因為VC有不同的類型,這包括VC跟LP(有限合伙人)的關系。北極光今天所有的決定都是獨立做出的,他們只是我的一個LP。

  我們的第一筆錢是2005年12月融到的,第二筆2006年5月份融到。北極光一共1。2億美元,除了我們自己的錢,機構投資人還包括大學里的捐款和美國一些大的基金會。在中國,我們主要關注在早期的TMT(電信媒體技術)企業(yè)。到去年為止一共投了十個案子,有半導體領域的有像珠海炬力和上海展訊,電子商務有紅孩子。另外包括一些現(xiàn)在看來的傳統(tǒng)行業(yè),新能源、生命科學的,最近也可能投。我們第一個基金基本上是比較機會型的,不完全是重點發(fā)展某些領域。

  北極光跟其他基金不太一樣:第一,這些創(chuàng)始人都是有運營經(jīng)驗的,知道把公司從零做到上市,公司在成長當中,每一步會碰到什么的問題,應該怎么來處理,上市之前怎么準備,上市之后怎么對付華爾街。第二,我們都有技術背景,雖然今天在中國有技術背景并不重要。第三,把一種國外的技術引進到中國,利用中國的勞動力,特別技術勞動力在中國做R&D(研發(fā)),針對國際市場做設計和生產(chǎn)。

  北極光還有一個理念,我希望做中國最快樂的VC。要做最快樂的VC,必須讓三種人滿意才行:第一是客戶,也就是創(chuàng)業(yè)者。在投資的時候,VC和創(chuàng)業(yè)者必須雙贏。創(chuàng)業(yè)者對商業(yè)條款并不清楚,很多客戶完全不懂,可能糊里糊涂就簽了合同,你可以占他的便宜。但是等兩三年他明白以后,他可能跟其他朋友講,說不能用他選的那家風險投資,那你就完了。

  第二,要讓自己的員工滿意。要創(chuàng)造一個環(huán)境,建立真正的合伙人制度,而不是像公司那樣,老大一句話說了算。要讓你的團隊滿意,每個人發(fā)揮自己的潛能。因為VC非常小,一個基金就十幾個人,你要讓每個人的潛能都發(fā)揮出來才行。

  第三,讓LP滿意。要讓投資人滿意,你要給他很好的回報。一定要平衡這三方面才能做最快樂的VC,才能做到長久的VC。

  長久性是我另外一個理念,做VC實際上不是跑短跑,而是跑馬拉松。你想想用短跑的速度跑馬拉松會怎么樣?你肯定不是第一。要想馬拉松跑第一,你一定要從開始就控制速度,VC要控制很多速度,必須調(diào)整自己的節(jié)奏,跟創(chuàng)業(yè)者的關系,團隊建設的速度等等。我們經(jīng)濟上早就獨立了,根本不用為錢奮斗,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不用斤斤計較回報多高,可以想得稍微遠一點,想得范圍寬一些,這也是我的一個投資理念。

  我們的這些理念對我們投的案子都非常起作用。我們投資的時候,把那些企業(yè)家的視野帶開闊一些。不僅要看到你能不能生存,因為如果你的目標只是生存,你的想法會很局限,差不多就等于退出了。

  不做獵人,做農(nóng)民

  我做VC有兩個目的,第一個是賺錢,第二個是創(chuàng)造偉大企業(yè)。一個VC可能賺錢比你賺得少,但名字卻和那些偉大的企業(yè)聯(lián)在一起,這就是成功的VC。

  為什么很多VC愿意投早期的公司,因為早期VC對公司幫助很大,能真正能夠把VC的名字跟這個企業(yè)聯(lián)系在一起。相比PE(私人股權基金)和對沖基金,VC賺錢并不多,但除了錢以外成功的感覺會多一些,特別是早期的VC。

  目前,我們北極光也投早期的公司,希望占到公司股份的20%-30%,至于投多少錢要根據(jù)公司情況來看,一般一個案子從500-1000萬美元不等。我們沒有給自己定一個固定的回報率,但每個項目都會有一個早期的評估預期??偟膩碚f,一個風險投資基金有三倍的整體回報率,或者年平均收益率達到25%就非常出色了。

  做VC,能有20%的公司成功就不錯了。當然剩下的80%不是全都輸光,可能有一部分是持平的,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要求評估預期的原因。 像炬力,我們投得很晚,差一個月上市的時候投的,現(xiàn)在收益在100%多一點。2007年展訊也要在納斯達克上市,創(chuàng)始人是我的朋友,我投資的時候并沒有想到他們會成功,只是支持他們一下;我當時也很忙,一天到晚累得不得了,先把自己公司做好再說,所以前期只是友情贊助,后來慢慢發(fā)現(xiàn)他們做得不錯。

  我感覺中國的創(chuàng)業(yè)者和美國的很不一樣。首先創(chuàng)業(yè)者的眼光和態(tài)度不一樣。舉個例子,在中國,創(chuàng)業(yè)者永遠是公司的老板,而且是CEO,你不能換我,我公司也不能賣。這造成了兩個問題,一是沒法換CEO。任何一個人都有局限性,到了一定階段公司需要成長,需要不同的方式,有的時候創(chuàng)業(yè)者和守業(yè)者是不一樣的人,你必須要換。但是在中國,企業(yè)老板對公司影響力太大,很難換掉。

  第二就是中國市場大。中國有400多個信息安全相關的企業(yè),經(jīng)過這么多年奮戰(zhàn)卻沒有一家上市。因為在中國一個企業(yè)的生存不難,做大卻非常困難,其中一個原因是沒法做并購,把兩個公司合并就要碰上誰當頭的問題。網(wǎng)絡安全、信息安全這個行業(yè),Netscreen是全世界最后一個上市的公司,過去五年半以來沒有一家公司上市。這期間,在美國硅谷,這是VC投資最熱點的一個行業(yè)。你說VC投資的這些錢都打水漂了?不是,因為有太多的并購。中國的網(wǎng)絡安全公司沒有一家被收購,每個都是十幾個人、幾十個人的小公司。

  我們投了一家公司叫紅孩子,中國幾個很著名的VC都看過這個公司,但沒有投它。我們給它一個價格,它覺得很好,我們就進去了。我們是在幫助build(建立)這個公司,不是說我選擇哪個好的主意,最后回家數(shù)錢去了,這是“獵人”心態(tài)。

  我們要做“農(nóng)民”,給創(chuàng)業(yè)者提供好的服務,建立一個好的口碑。中國對VC的評價還不成熟,很多東西都不對。比如,誰投得多誰就是好VC,誰投的數(shù)量大就是好VC,誰投得快誰就是好VC,而不是以誰投的質(zhì)量好為準,也不看投資能提供什么樣的價值,可能三到十年后這些東西就會慢慢顯現(xiàn)出來。

  VC實際上是一個挺智慧的行業(yè),要做好也不容易。大家不要認為VC成功率高就一定好。一個VC做了十個項目,有九個失敗了,但有一個有100倍回報;還有一個VC做了十個項目,每一個都回報一倍,你說哪個VC好?VC的風格是不一樣的。

  最初做VC時,我最擔心自己運營做多了,有時會手癢癢,造成對他們的管理介入太深。但是,我回國以后正好相反。第一,我不想進去。因為太忙,根本沒有時間進到一個公司去幫助運營。第二,這些創(chuàng)業(yè)者都希望我下去,比如,幫忙面試一些高管之類的。我原來怕自己干涉別人太多,最后他們希望我?guī)椭谋任夷芙o的多得多。中國創(chuàng)業(yè)者的運營能力確實比較弱,這是整個行業(yè)性的問題。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