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母公司掌門人李海珍創(chuàng)業(yè)路:會做夢的人才最自由

2013/04/08 12:01      文清云

一款名為Line的聊天工具在短短的19個月內就火爆全球。來自Line的官方數據顯示,3月9日,Line的用戶突破1.2億,大約4500萬用戶來自日本,1500萬來自中國臺灣和泰國。

不深入研究的用戶可能以為它是一款日本公司研發(fā)的應用,但實際上,它是由韓國NHN的日本子公司研發(fā)的。

LINE的母公司是韓國NHN(Next Human Network)公司。這是韓國資本市場市值最大的互聯網公司,擁有最大的搜索引擎和門戶網站Naver和韓國最大的游戲公司Hangame。這家公司的掌舵者正是韓國的互聯網奇才——李海珍。

一個偉大成功者往往緣于其有一位偉大的對手。對李海珍來說,金范洙是他的同窗同學、生死之交、競爭對手、良師益友。Line在韓國最大的競爭對手——Kakao Talk便出自金范洙之手。

全球化擴張

目前,Line的下載量達到1.2億次,這距離其2011年6月上線只花了19個月的時間。而Twitter與Facebook分別花費了49個月和54個月。從這一規(guī)律可以看出,在全球化程度越來越高的當下,只要一款應用做得好,推向全球的時間便越來越短。

與中國的微信相比,Line的特色則是漂亮的動漫圖片。Line的成功得益于將夸張、搞笑的動漫角色與免費的信息、語音通話聯系在一起。這個產品與電郵更快,比短信更有創(chuàng)意、比電話更便宜,在互聯網時代,似乎找不到不喜歡Line的理由。

除文本信息外,Line也可以提供免費的語音通話服務,整個產品可以兼容蘋果IOS、谷歌Android、微軟Windows、黑莓和PC等主流平臺。據NHN披露,Line已經在41個國家的蘋果免費應用排行榜中位居首位。

目前,Line只有38%的用戶來自日本。隨著用戶下載量的快速增長,李海珍的野心也越來越大。NHN Japan總裁Akira Morikawa在2013年年初接受媒體采訪時公開表示:“我們希望不惜一切代價在全球展開擴張。”

在李海珍的戰(zhàn)略授意下,目前,Naver正在投入巨資吸引美國用戶,希望能夠借此進入美國市場。今年2月,NHN也宣布,Line先通過植入諾基亞的Asha手機,去中國大陸、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越南、菲律賓、柬埔寨、中國臺灣、中國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地部署。

Line要在美國市場取得成功,還需要克服一些挑戰(zhàn)。比如,Line要求用戶用手機號碼注冊,這其中存在濫用的風險。

Line也在盈利模式上進一步探索,除了出售貼紙外,Line還計劃開發(fā)新的服務,并通過打造企業(yè)營銷平臺來創(chuàng)造更多收入。這對于任何一款移動互聯網應用來說,都不是易事。因為,全球各種聊天應用層出不窮,圈住自己的用戶已屬不易,更何況吸引用戶來花錢。

此外,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是,全球流行的聊天工具都有自己不同的勢力范圍。在各自的拼博中,目前很難實現“溢出效應”,這意味著,出現一個全球性的贏家還是挺難的。

僅在韓國本土市場,Line亦需要打敗其競爭對手Kakao Talk。一直以來,Line與Kakao Talk呈現你追我趕,不相上下的趨勢。至2012年8月初,Kakao Talk的用戶數為5600萬名 ,Line的用戶為5400萬名。雖然Line比Kakao Talk晚上一年,但是借由大量的海外用戶,卻追上了Kakao Talk的步伐。目前,Line在韓國的市場份額依舊不敵Kakao Talk。

而李海珍也從Kakao Talk學習到了很多東西。在韓國,Kakao Talk的用戶活躍度、群組聊天活躍度也高于Line。在李海珍的心中,不僅Line要吸引到10億的用戶,并且還要成為用戶喜歡,愛不釋手的應用。

放權式管理

Line的成功對NHN公司有明顯的拉動效應。2011年6月以來,NHN在首爾的股價已經累計上漲了40%,而同期的韓國Kospi指數卻下跌了90%。Facebook自2012年上市以來,股價也累計下跌了32%。

NHN的上漲也放大了李海珍的財富。2012年 ,44歲的李海珍以5.4億美元的個人資產排在韓國富豪的第37位。從最早的互聯網搜索服務,到如今的移動互聯網即時聊天工具,李海珍帶領NHN公司,不斷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了兩大奇跡。奇跡的創(chuàng)造可能緣于李海珍對技術與自由的向往。

1992年,25歲的李海珍從韓國首爾大學畢業(yè),進入三星SDS研究所擔任研發(fā)工程師,然后利用“25%法則”來尋找未來創(chuàng)業(yè)的核心項目。這對李海珍來說,便是在一天8小時的工作時間當中,至少花2小時來思考“值得我設計及開發(fā)的技術為何”?

探索3年后,李海珍便將這個方向定為“搜索引擎”。這是李海珍1994年與其他3名三星員工共同組成搜索引擎技術研發(fā)小組,進行一系列的探索之后得出的結論。此后,4位員工就在三星公司內創(chuàng)業(yè)。

1997年,以5億韓元的資金,李海珍成立了三星SDS第一個公司內創(chuàng)業(yè)的公司——Naver.com。Naver的名字源于英文Navigator,有著網絡導航者的意味,而Naver網站logo上的那頂帽子,則隱含著探險家的涵義。

改名為Naver之后,公司脫離了三星,李海珍隨后也取得了經營權,從此駛上了創(chuàng)業(yè)的快車道。2001年,Naver與游戲入口網站Hangame合并,成立了NHN集團。

2002年,NHN在Kosdaq上市。同年10月,Naver推出了著名的“知識in服務”,并與Naver網站內的各種數據庫進行整合,這才引起韓國搜索引擎出現了戲劇性的轉變。自那之后, NHN公司的業(yè)績發(fā)展迅猛。2003年的業(yè)績比2001年增長了8倍之巨。

這個知識搜索引擎是李海珍帶領團隊親自研發(fā)出來的,它讓使用者能夠以關鍵字在網絡上尋找網絡新聞、百科全書、照片或字典(類似Google的概念,其韓文搜索也比Google更佳),瞬間可以得到最需要的分類結果。Naver快速成長的秘訣是脫離了美式搜索引擎,只進行既存網頁信息搜索的模式,并且是進一步積極生產信息,并將之建立為數據庫,大幅提高韓國使用者對搜索結果的滿意度。比如,李海珍創(chuàng)新了回答采納率、雙獎牌制度、豐富表現形式等,使用用戶對Naver的認同度遠于高于Google。

一個有趣的插曲是,當初,Google在韓國開設研發(fā)中心,并且Yahoo與Google也在韓國搶奪門戶網站,但最終,它們都敗下陣來。目前,Google和Yahoo在韓國的搜索引擎市場只是小兵小卒,它們各自的市場份額只有4.4%和1.7%。這樣的結局只緣于它們強大的本土競爭對手 Naver。

互聯網行業(yè),各路英豪都是各領風騷四五年,創(chuàng)新不斷,使得沒有一個永遠的勝利者。經過詳細的思考后,2003年,李海珍轉任策略長總裁兼策略長 (CSO)。他亦大方承認,自己不擅于交際,高爾夫也打得不好,于是,他將CEO的頭銜轉讓創(chuàng)立Hangame的金范洙(2007年離開NHN,創(chuàng)立類似于微信的Kakao公司)。而彼時,正是NHN公司鼎盛的高峰。此后,由于金范洙的離開,李海珍再次執(zhí)掌NHN。

如果問緣何NHN能夠持續(xù)推出一些成功的網站與服務,這或許緣于其創(chuàng)新原動力與其方式方法。剛開始,是先由游戲情報與簡單的Web Game聚集社群人氣,隨后向上整合,伺機進入成本高、風險大的線上游戲,如今更是推出大手筆制作的3D角色扮演游戲,那些被吸引的游戲玩家自然樂于付費。

在韓國,Naver的“壟斷”性遠遠超過中國的互聯網公司,Naver是最大門戶網站、郵箱、搜索以及即時通訊供應商。不夸張地說,目前,用戶能夠想到的基礎互聯網應用在Naver上基本能夠找到。雖然,NHN在韓國處于壟斷,但由于韓國的地域狹小,人口只有5000萬。

所以,自擔任公司的CSO后,李海珍也開始到國外給NHN尋夢。2000年,NHN集團投入了數百億韓元進入日本的互聯網市場。剛開始,Naver始終沒有打開市場,一度于2005年退出日本。2007年,Naver再次殺回。但NHN的另一個業(yè)務——Hangame Japan已經是日本第一大網絡游戲入口網站。NHN在中國與印尼也都啟動了合資公司,積極復制NHN在韓國的成功經驗。

而在滲透進每一個國家時,NHN更是主動放權,讓每一個本土公司深入當地市場,做不少的本土化的合作。正是在這種情況下,Line才能夠順勢而生。

“會做夢的人才最自由。”喜歡這句話的李海珍把這句話身體力行,希望借著移動互聯網的發(fā)展,將NHN做成一個頗具影響的全球公司。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