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創(chuàng)業(yè)青年的中國建筑夢

2009-06-01 15:50:32      戴聞名

  中村誠宏(Nakamura Nobuhiro)下定決心辭掉日本的工作,來中國“單干”的原因,是發(fā)現(xiàn)自己自從離開了中國,就打不起精神。

  從早稻田大學建筑學研究所碩士畢業(yè)后,中村加入導師的山本理顯建筑事務所。2002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與其他5名日本年輕設計師一起被派到北京,加入潘石屹的建外SOHO項目。

  為這個項目,中村在北京呆了兩年,其間因為簽證的原因,他每年都要回日本3個月。起初是非常盼著回日本,到后來,他發(fā)現(xiàn)自己居然開始盼著“回中國”了。

  項目結束回到日本之后,他“完全打不起精神”,于是要求再次被派往中國。不久后事務所接到了一個天津的項目,他非常高興,但后來這個項目又沒有談成。最后,中村干脆辭掉了工作,來北京當“個體戶”。2004年,因為接到了上海的一個大項目,27歲的他搬到了上海,并成立了自己的建筑設計事務所——艾艾(A*)建筑設計咨詢有限公司。

  每天都有意想不到的事發(fā)生

  中村的感覺是,在日本,工作總是在一個既定的“規(guī)矩”中進行,一切按設定好的軌道去做就可以了。而中國很“混亂”,每天都有意想不到的事發(fā)生,而解決這些奇怪問題的過程讓他很興奮。與此同時,設計師個人探索的空間也變大了。

  在日本,設計師出圖就可以了,不用去現(xiàn)場,因為施工人員識圖能力很強,一般不會出錯。但中國就不一樣——設計師不去現(xiàn)場的話,“出來什么樣就不知道了”。于是,他每次設計前必去現(xiàn)場確認,設計后還要跟建筑工人一起工作,這個過程中就常常有預料不到的事發(fā)生。同時,一個附帶產(chǎn)生的好處是,設計師在設計時沒有想到的狀況,往往會在現(xiàn)場發(fā)現(xiàn)。

  他舉例說,一次,某個工地的鐵制樓梯已經(jīng)運到現(xiàn)場了,安裝時卻莫名其妙地消失了——可能是被人偷走了,可能是被人當廢鐵賣了,總之在日本完全想不到的事,就這樣發(fā)生了。

  從此,他吸取了一個教訓,就是在中國工作,一樣配件進來之后到施工之前,一定要多次確認。推而廣之,他告訴自己:在日本想當然的事,在中國卻不能。

  他形象地打比方說,這個差異就如同兩國的著裝習慣:日本的上班族一般都嚴格遵守西服領帶,而中國人就沒那么嚴格,相比之下,后者較少受到拘束和管制,能夠自由發(fā)揮。[page]

  “最新的建筑”

  中村說起北京,總是飽含感情。他說自己一直以來的夢想,就是在北京成立自己的公司。但因為一個項目來到上海以后,他發(fā)現(xiàn),對于一名設計師而言,上海能夠提供更好的職業(yè)氛圍。

  他粗略的估計是,常住上海的外國設計師人數(shù)可能是北京的10倍。設計師多了,競爭也就激烈了,市場也比較成熟,不像在北京,有時候還能用不合理的高價拿到項目。他覺得,對于一名年輕的設計師而言,在成熟的市場上成長更快。

  所以,中村最后下定了決心在上海創(chuàng)業(yè)。他的建筑事務所取名A*,意為“最新的建筑”。Logo異常簡潔,就是白底上的黑色A*。他解釋說,在設計里,顏色代表歷史,一個年輕的公司,在未來的發(fā)展方向還不太明確的時候,不希望用某種具體的色彩來局限。黑白色代表了未來的無限可能,也代表了不斷的摸索和尋找。

  他的辦公室里放著三張放大的設計效果圖,攝于他在上海最滿意的三個設計:虹口區(qū)的海泰時代大廈、海泰國際大廈和淮海路的索尼中國旗艦店。

  海泰時代大廈是一幢舊酒店改造而成的購物中心兼寫字樓,電梯、扶梯的分布極為復雜。如何能讓不同的使用者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自己想去的地方而不致迷路?中村在設計中創(chuàng)造性地把區(qū)域引導功能和裝飾功能合二為一,用金銀銅三種顏色引導購物者和不同樓層的辦公人員,只須順著一種顏色走即可。

  在海泰國際大廈公共區(qū)域的設計中,中村一直到交出設計稿、領到設計費,都還沒徹底地解決一個問題——如何最好地把大樓的現(xiàn)代特征和周邊老虹口的味道融合在一起?直到他最終找到答案——大廈旁邊有一條綠樹成蔭的老馬路,天氣好的時候,陽光透過枝葉在地上投下斑駁的影子,這個效果可以從戶外搬到室內。于是他推翻了原先的設計,用特殊材料和燈光在室內大廳做出“平靜的光線從樹葉中透過”的寂靜感覺,獲得各方好評。

  索尼旗艦店的設計,他也是打破常規(guī)地采用了全白色,好像整個空間被漂白一般。但加上鋼琴漆的光澤效果之后,卻營造出“浮在空間上”的感覺,很好地襯托出索尼產(chǎn)品的酷和炫。

  中村說,他在設計中開始越來越多地考慮“與中國的契合度”。比如,鳥巢是一個設計上可以打10分的建筑,但與中國的契合度呢?他認為只能打5分。

  “波瀾萬丈中國建筑設計物語”

  從2005年到2008年,中村一直堅持為日本的設計愛好者和中國問題關心者寫作博客“波瀾萬丈中國建筑設計物語”,講述他在上海工作和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從跟出租車司機的聊天,到幫施工隊員討薪和上中國的電視節(jié)目,無論巨細。

  比如,他細致地記錄下了一段春節(jié)前與出租車司機的對話,后者非常能代表中國老百姓的一種情緒:

  “⋯⋯建筑業(yè)不錯啊。造新的道路,發(fā)展社會。感覺在創(chuàng)造未來吧?我家吧,買的時候那里算郊區(qū),附近什么都沒有。但是過了4年,現(xiàn)在地鐵也有了,附近都是住宅和商店。非常方便啊。還是新房子好啊。房價是當初的3倍啊。很多被拆遷的事情是不是很傷感?我一點也不覺得傷感。你這么覺得嗎?可能你是外國人的關系吧。不過話說回來,設計是工作啊,有拆遷才有新的工作啊,你沒問題吧?哈哈!”[page]

  還有一次在成都參加某房地產(chǎn)談話節(jié)目后,他寫下了自己的觀察:

  “在中國,隨著商品住房市場的急劇擴大,家庭小型化趨勢急速發(fā)展起來。小型家庭在日本及其他發(fā)達國家都經(jīng)歷過,目前中國也正處于發(fā)展階段⋯⋯目前在中國大量建造起來的住宅大約都是幾室?guī)讖d類的產(chǎn)品,面對的客戶是每年都在增加的小型家庭。因為向社會提供的住宅類型主要針對小型家庭,反過來也更促進了社會的小型家庭化。被稱之為‘80后’,‘90后’的年輕人,多數(shù)被認為缺乏協(xié)作性。我不能斷言這種論點正確與否,但是我認為出現(xiàn)這種說法的主要原因之一,除了獨生子女政策的影響外,家庭單位也有很大關系。”

  中村說,堅持三年寫博客的原因,是因為中國人和日本人之間還存在太多的不了解,“大的事件會有報道,但日常生活怎么樣呢,可能很多人不知道”。

  “為了尋找人生的價值,我才來到中國”

  中村在上海的事務所,位于蘇州河邊一幢舊廠房的4樓。廠房極舊,柱子上還貼著“促生產(chǎn)”的標語,但470平米的空間,非常寬敞,被改造成了工作區(qū)、運動區(qū)和休息區(qū),從臺球桌到秋千,一應俱全。臨河的一面是一排玻璃窗,陽光好的下午,整個休息區(qū)很明亮,還不時能聽到蘇州河上傳來的汽笛聲。

  中村不久前與另一家事務所合并,目前有8名設計師,一半中國人,一半日本人。合并之后,32歲的中村說,他可以從建筑設計中騰出更多時間來做發(fā)展方向的設計。

  他認為自己目前最大的困難在于語言——在表達“微妙意思”的時候掌握不好,尤其是在表達設計理念的時候,常常需要身邊的中國人幫忙。

  他希望自己可以更深地理解中國文化,并且在未來做一些更加“個性化”的設計。“如果只是為贏利,我的人生就沒有價值了。正是為了尋找我人生的價值,我才來到中國。”■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