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停止投資電影 金融危機燃至好萊塢

2008-09-22 13:52:04      趙嵐

  瑞百卡·溫特斯·基根 《時代》周刊專欄作家

  遇到了信貸麻煩?不要有挫敗感,即使是史蒂芬·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也面臨同樣的問題。他的夢工場(DreamWorks SKG)正在等待印度娛樂巨頭信實(Reliance)集團公司兌現(xiàn)其5億美元的投資。其后,該公司在和維亞康姆公司(Viacom Inc.)旗下的派拉蒙電影公司(Paramount Pictures合作拍攝了電影《熱帶驚雷》(Tropic Thunder)、《變形金剛》(Transformers)之后,將分道揚鑣,放棄不愉快的合作關(guān)系,實現(xiàn)在另一名下的電影工作室每年制作6部影片的夢想。夢工廠和信實達成協(xié)議還面臨一個挑戰(zhàn),即需要額外融資,彌補幾億美元的資金缺口。而此時,華爾街在提供貸款方面顯得非常吝嗇。

  好萊塢融資方式被迫改變

  經(jīng)濟危機在蔓延。上周,華爾街上演了噩夢。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做出的種種救市努力均告失敗,最終以申請破產(chǎn)保護告終。其他脆弱的金融巨頭同樣努力地將自己賣出或是籌集足夠的資金以避免與雷曼相同的命運。第三大投資銀行美林以500億美元全額換股交易將自己賣給了美國銀行。這種情況正在改變好萊塢電影融資的方式。就像買房,購房者會面臨很嚴格的標準,方能獲得抵押貸款,那些電影工作室面臨著來自資金援助者更嚴格的要求。“所有的電影制作工作室,如果想在信貸風(fēng)險蔓延這種環(huán)境下達成一筆融資交易,就要更好地調(diào)整自己與投資者的利益,實現(xiàn)共贏局面。”達拉斯律師事務(wù)所(Akin Gump Strauss Hauer & Feld)的電影融資律師約翰·伯克(P. John Burke)如是說。

  四年前,電影公司和華爾街的銀行開始了充滿希望的、浪漫的合作之旅。而在此之前,華爾街的聰明錢(聰明錢是指經(jīng)驗豐富的投資人經(jīng)管投資、靈活運用的錢,而非不會流通的死錢)是遠離好萊塢的,對電影融資敬而遠之。這么做是有原因的。自出版業(yè)界大亨威廉·蘭道夫·赫斯特(William Randolph Hearst) 伊始,很多富裕的投資者打著各自的金算盤,失去了投資高風(fēng)險影片而賺大錢的機會。但是,在2004年,美林銀行、摩根大通和投資銀行高盛(Goldman Sachs)發(fā)現(xiàn)自己有過剩資本而英雄無用武之地。而與此同時,電影工作室也在尋找一種融資方式,積極為自己找“婆家”,取悅他們在財政上保守的母公司,同時分享一些風(fēng)險。一些金融專家看到了商機,想出了一條新途徑為其間資金的供應(yīng)與需求牽線搭橋:機構(gòu)投資者(如銀行)可以采取資金組合的辦法,資助電影制作及收購一些工作室的電影。該途徑的目標是投資者可以分享電影工作室一般13%~18%的年收益率。要知道,好萊塢電影制作是一門高風(fēng)險但潛在回報也高的生意,若電影大收旺場,利潤可非常豐厚。

  Relativity Media公司頭頭瑞恩·卡瓦諾(Ryan Kavanaugh)表示:“我們都陷入了理論概念的怪圈。”他的公司投資電影的預(yù)算總額超過80億美元,與索尼(Sony)、環(huán)球(Universal)、華納兄弟(Warner Bros)等其他公司建立了伙伴關(guān)系。“既來之,則安之。我們已經(jīng)進入這個運營模式,就好好做吧。達成的十幾個交易中,有的賺錢,有的不賺。”[page]

  投行停止投資電影

  但是,到2006年為止,電影受到金融機構(gòu)青睞,電影融資市場已成為一個泡沫,銀行迫不及待地打進去??ㄍ咧Z指出:“資金潮涌而入,交易價格毫無道理可言。”

  其中,美林證券就是一個很大的玩家。2007年4月,該銀行斥資1 0億多美元,資助頂峰娛樂(Summit Entertainment)電影工作室——一個新的工作室,將于11月公映讓觀眾熱切期待的電影《暮色》(Twilight)。另外,美林證券也慷慨解囊,拿出5億美元支持米高梅(MGM)旗下聯(lián)合藝術(shù)家公司(United Artists) ,助其完善制片設(shè)施。該知名好萊塢電影工作室將于12月大力推出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擔(dān)任制片人兼男主角的新片《刺殺希特勒》(Valkyrie)。“這種好事還會發(fā)生在今天的市場嗎?”一個來自競爭對手的電影工作室的首席執(zhí)行官發(fā)出這樣的疑問:“我不確定,但覺得不大可能。”

  懷疑是有原因的。在過去的12個月中,美國房地產(chǎn)信貸危機的火頭,已燒至好萊塢。隨著經(jīng)濟下滑,一些銀行索性不再投資電影業(yè),放棄了好萊塢,其中包括美林證券、雷曼兄弟、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和德利佳華(Dresdner Kleinwort)銀行。這些銀行想要更多的回報。與此同時,投資者們要求制片人降低其宣傳和推銷費用,用更嚴格的紀律約束市場營銷,最重要的是停止摘櫻桃原則(Cherry-Picking),不再挑選最佳影片。在最早的交易中,電影工作室持有最大潛在的利潤。例如,索尼公司持有《蜘蛛俠續(xù)集》(Spider-Man sequels)的全部收入,而投資者只能和那些不是很出名的電影掛鉤,像《鳩占鵲巢(The Other Boleyn Girl)》(又譯作《美人心機》或者《休旅任務(wù)》(RV)。在新的交易協(xié)議下,投資者要求電影工作室推出有把握的片子,而有權(quán)拒絕前景不看好的片子。

  好影片在市場真空時出現(xiàn)

  想在未來幾個月內(nèi)達成融資交易的公司包括韋恩斯坦公司(Weinstein Co.)、派拉蒙、夢工廠和米高梅。至少在公開場合,沒人承認他們擔(dān)憂新環(huán)境下資金來源問題。米高梅公司的發(fā)言人杰夫·普賴爾(Jeff Pryor)表示:“我們將由一組大型銀行資助,預(yù)計在不遠的將來會達成借貸交易。我們很自信來自銀行的資助不會告吹,因為協(xié)議以一系列高質(zhì)量的片子為特色。”

  在過去幾個月中,少數(shù)投資人能夠和電影工作室兌現(xiàn)資助交易,而卡瓦諾是其中之一。他表示歡迎新的規(guī)則。“這是一個必定要出現(xiàn)的自然平衡的狀態(tài)。”他說,“世上沒有貼錢的銷售。精明的交易將繼續(xù)取得進展,投資者在談判桌上能有更大的發(fā)言權(quán)。”

  另一方面,就制片速度和質(zhì)量控制而言,市場的壓力有助于電影工作室的提升。一些制片廠的高管表示,市場上流入太多金錢,導(dǎo)致太多電影粗制濫造,片商紛紛為爭奪眼球而戰(zhàn)。一個目前正為電影尋找資助“婆家”的工作室主管表示:“我們中許多人看著電影公映時間表,有意識地提醒自己要放緩制片速度。”作為證明,他指出,很多公司重新調(diào)整陣容,華納兄弟電影公司也把新電影《哈利·波特》(Harry Potter)從11月份推遲到2009年夏天公映。他認為,“當市場出現(xiàn)真空,好的影片才會出世。”    (王繁 編譯)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