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業(yè)公司的通?。?管理制度混亂 產品和市場脫節(jié)

2015/02/26 10:02      方崔永杰

小公司,或者叫創(chuàng)業(yè)型公司的通病是什么呢?我在我的朋友圈和脈脈的實名動態(tài)發(fā)布了征求讓大家吐槽小公司的信息,得到了不少反饋(除了不明白那些點贊的朋友們是什么意思)。在結合自身經驗和收集到的信息,我列出了以下幾點。

混亂的管理制度

不同于大公司的流程化管理,大多數的小公司都是傾向于人治,有的甚至有老板的話是“圣旨”。因為基礎員工流動率較高,工作任務的下達是在大多數公司人員還彼此陌生,沒有磨合的情況之下,工作過程可想而知是有多坎坷。

會有一些形似匯報制度,可是非常粗糙,沒有及時反饋,匯報對象通常就是老板,而不是上級主管。在“扁平化管理”制度的大紅大紫之下,經理抬頭,總監(jiān)抬頭,變得毫無意義。因為這種管理方式是在充分動員了員工能動性之后,但大部分的小公司學到了表皮沒有學到精髓,架空了中層,老板每天忙得死去活來,中層毫無權威,員工們都不知道自己在忙碌什么,公司變得一團亂麻。

伊甸園般的空想主義

百度百科對空想主義的定義是:人類通過大腦幻想而產生個人對虛擬世界的介入,往往把自己定位在現實中一個無法達到的角色或是自己所構想的美好世界.這種空想往往揭示出人強烈的而又無法達成的欲望。是不是想到了自己的老板?

老板善于演說,善于表達則好,如果碰到一個不愿意把自己想法說出來讓員工自己去琢磨的老板那就非常悲催了,他會覺得既然自己懂,那他花錢招聘來的員工也必須懂,每次在講產品時講得似懂非懂,對于提出異議的員工,總有方式避開直接回復,或直接無視,稍微好點的老板會和員工一起討論,但總體上產品本身的架子不會變,就是多了個羽毛,少了根骨頭而已,就是無法讓員工心服口服,干的爽。

小公司的意志差不多就是老板自己的意志,所以他相信自己一定會成為某一天能干倒BAT的人,盡給員工畫大餅,可員工從來沒有嘗過這張大餅,久而久之,磨完了耐心,就開始人心渙散了。

產品和市場脫節(jié)

通常來說,小公司的產品都是基于市(yi)場(yin),所以常常會發(fā)生辛辛苦苦做出來的產品,市場不買賬,做總結時會發(fā)現這樣的結果不是因為產品本身有問題,而是市場部門的問題,會降罪于“責任人”?;蛘哳l頻換人,或者換產品,每個人每個產品都有不同的定位,不同的方向,一線員工累的不可開交,不僅身體累,更累心,沒有KPI,比有KPI更艱巨,因為是個永遠完不成的工作。

數據會說謊,所以市場調研只能參考,個人經驗有限,所以老板個人的判斷只能參考,周圍的高人能指點迷津,但最終的判斷卻會留給市場。所以說基于市場需求的基本判斷力是小公司生存的根本,跟著市場走,而不是跟著老板走,除非老板是喬布斯。產品如果不行就迅速拋棄,如果市場有點反應就快速迭代。

小公司除了執(zhí)行快,剩下的就是適應市場了,千萬不要妄圖引領市場,教育市場。

以上都是小公司經常能見到的通病,還有很多,比如內耗內斗,奇葩招聘,萬能的手之類的,可是身邊創(chuàng)業(yè)的朋友們太多,所以就此適可而止。雖然有病,但小公司的病,常常無藥去救,因為正是因為執(zhí)著,才會導致小公司的成功。

凱文凱利說顛覆式創(chuàng)新往往來自產業(yè)的最邊緣,這些邊緣顛覆者們的名字就叫“小公司(創(chuàng)業(yè)公司)”。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