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蘋果不是有錢任性 “炒”蘋果才是一本生意經

2014/12/31 12:17     

炸蘋果不是有錢任性 “炒”蘋果才是一本生意經

有人曾拿MacBook切過菜,有人在街頭遛“iphone”, 四年前美國藝術家湯姆伯特更是一戰(zhàn)成名,開創(chuàng)了一個新的藝術創(chuàng)作方式——砸蘋果的iPhone、iPad、Macbook、iPod等各種產品。湯姆伯特把這些蘋果產品砸成碎片,然后再將這些碎片重新整合成一個雕塑,并為此舉辦了一場展覽。繼湯姆伯特開創(chuàng)了先河之后,“藝術家”們對待蘋果產品就更加“喪心病狂”了。

兩年前美國一男子將一部嶄新的 iPhone 5 放進了微波爐中“燒烤”,然后將其放到eBay拍賣,售價3001美元。此后又有美國藝術家將限量版鍍金iPhone 6 Plus放進微波爐“燒烤”,同樣放到eBay拍賣,這款如焦炭般的手機居然叫價6660美元。還附有iPhone6 Plus的全程烘烤視頻,作為送給買家的“禮金”。

最近新西蘭攝影師Henry Hargreaves把蘋果產品裹上面粉全都扔進油鍋里炸了一遍,他想通過這種藝術行為來諷刺現(xiàn)在的高端電子產品如同快餐店中的垃圾食品一樣被快速消費。昨天烏克蘭YouTube視頻制作人TechRax公布了用可口可樂煮iPhone 6的視頻。發(fā)布兩周以來,這段視頻的瀏覽量已經超過200萬次。這名瘋狂的科技博主還曾把iPhone 6裝進火雞肚子里,整整烘烤了四個小時。他還用電鉆在一部iPhone 6上鉆出一個大洞。

“藝術家們”為什么都跟蘋果過不去?在一般人看來,有錢就是這么任性?藝術家就是這么矯情?腦洞大開需要吃藥了?恰恰相反,他們一點也不任性,不過是利用蘋果產品找了一個博取關注的噱頭而已。他們這么做有自己的小算盤在里面。

沒有藝術家不想揚名立萬,沒有人不想賺錢。在一個媒介發(fā)達的信息社會,懂得炒作就是一門賺錢的手藝,炒作已經是藝術家當仁不讓的選擇,不炒作藝術家無法“紅”,所以,如何交幾個媒體記者朋友,如何籌劃幾個轟動性事件,便成為藝術家的日常功課,正所謂功夫在詩外,不懂炒作或不甘炒作實乃自甘墮落之輩。除了藝術家,普通人也已經意識到炒作能夠帶來的名和利。

靠一己之力想要博取關注度,那是難以上青天,自然要榜上大樹。一直“稱霸天下”的蘋果就是一顆大樹,你要是傍的好了,就能跟著發(fā)家致富?,F(xiàn)在這撥冷門藝術家就喜歡這么干。因為大家都知道藝術的門檻一直都是“肆無忌憚”,通過炒作將別人的目光吸引到自己真正想推出的藝術品上,還有一些想賺錢的人也靠炒作博取關注度,關注度上去了,各種廣告商、企業(yè)家等等就會紛至沓來。賺錢賺名氣那也是杠杠的,真是一箭雙雕。

關鍵還要有創(chuàng)意,劍走偏鋒已然成為這些人發(fā)家致富的不二捷徑。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想讓一個人紅,不再是捧,而是黑。用到產品上,同樣如此。蘋果系列產品本身就是一個有錢任性的產品,普通人擁有它珍惜還來不及,反其道毀之反而能夠博取高關注度,關注度上去了,自然就能賺錢,這叫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區(qū)區(qū)幾個蘋果產品算什么。關鍵是高關注度背后帶來的利益。連續(xù)不斷的毀蘋果事件不難看出,這已經成為一門生意經。

據(jù)稱蘋果的工作人員了解這些行為后,反而認為這是蘋果產品達到一定文化高度的證明。連藝術家都能看上蘋果,蘋果的魅力還有什么可說的。即便是炒作,那也是雙贏嘛。蘋果公司樂得如此被宣傳?;蛘哒f這些炒作就是蘋果公司幕后操縱的,目的就是提升蘋果產品的逼格。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