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VC心底都有一群前女友:悔恨曾經錯過的項目

2015/01/29 09:55     

對投資人來說,意義最大也最為津津樂道的應該是自己投到過的“獨角獸”。至于被錯過的項目的意義,對他們來說倒有點像前女友。

最近一家初創(chuàng)公司獲得了巨額融資,CEO在對員工的公開信中闡述既往種種,前塵往事,難免公開點名了幾家早期投資的明星VC,一種叫你們“當初對我愛搭不理,今天讓你高攀不起”的氣勢。昨天夜間刷朋友圈時,發(fā)現(xiàn)最起勁轉發(fā)的是兩類人,一類是看熱鬧的業(yè)外人,一類則是看熱鬧的圈內人。我所在機構未投資過上述公司,我本人言論也不代表從業(yè)機構,自然無法也不會展開這件事本身,不過倒想聊聊最近有所感慨的投資人和創(chuàng)業(yè)者之間的關系dynamic。

VC和創(chuàng)業(yè)者之間的微妙糾葛悠久得可以寫部人類史了。遠的不說,阿里巴巴去年上市時媒體津津樂道的標題是,“今天你對我愛搭不理,明天我讓你高攀不起”,考據(jù)了下,這源自于阿里巴巴上市時的路演演講,面對美國投資人,這是馬云的開場白,“15年前來美國要200萬,被30家VC拒了。我今天又來了,要200億。”盡管馬云此后補充這句標題并非他的原意,但這某種程度上似乎某種stereotype,在創(chuàng)業(yè)早期找投資的時候,是創(chuàng)業(yè)者最需要投資人的階段,無論是財務上,還是心理上。創(chuàng)業(yè)者們會記住那些幫助過他的人,也會銘記住那些沒有幫助過他的。這種情況并不少見,最近見一位創(chuàng)業(yè)者朋友,他的公司在一位知名VC拒絕后估值連連攀升,他連說了多次,“XX一定后悔錯過了我們吧。”而我還聽說另一位明星CEO的經歷,一位知名VC用了兩個月時間做盡職調查,最后卻沒有拍板投資,第二年他的公司成為眾VC踏破門檻都投不進去的明星企業(yè),在一個公開場合,那位投資人過來和他打招呼,他冷笑說,哦,你去年沒投我們。

和投資階段密切相關,早期投資大概是與創(chuàng)業(yè)者交流最密集的投資階段,和所有會走向“親密感”的關系一樣,投資人和創(chuàng)業(yè)者在紐帶之余也存在著一種微妙的平衡。在MBA學生有個就業(yè)圖譜,VC,投行和咨詢分別與什么客戶工作,后兩者是財務狀況或業(yè)務發(fā)展穩(wěn)定的大中型公司,VC則和“struggling startups”一起工作。正因為早期投資人需要密集頻繁地與創(chuàng)業(yè)者進行溝通,“情商”變得和“智商”同等重要,通人情和懂行業(yè)同樣重要,生意也不外乎人情。所有早期公司對投資人的依賴會更重一些,創(chuàng)業(yè)是一件孤獨的事,創(chuàng)業(yè)者也非常重視投資人的評價,一位被我們投資過的CEO曾經翻出孫正義對他評價的郵件,用來佐證他的影響力。

到了中晚期,業(yè)務模式和財務模型逐步健全,投資更多的是在商言商,最近很火的DST就是一例,Yuri向來是砸錢又不干涉業(yè)務,看準了公司只管投錢,將所有的表決權都交給CEO,這種風格非常受已經成熟的公司和CEO歡迎。但大多數(shù)早期投資,選擇一個財務投資人也像選擇一個未來五到七年一切攜手的合伙人,投資人是要兢兢業(yè)業(yè)地添磚加瓦和出謀劃策的,這種關系更像是婚姻,for better or worth ,till IPO do us part 。

從媒體到投資圈,從圈外人到業(yè)內人,對我最大的感慨是投資人并非那么光鮮(是投資產業(yè)鏈中的屌絲環(huán)節(jié)),早期投資回報率最高,但同時也是個體力活,幾個合伙人經常忙得晨昏顛倒又一天同時過著中美時間。專業(yè)化的投后和投資同樣重要,又要幫忙,又要掌握好度(不越俎代庖掌握一臂之距曾是我所服務機構多年的遵旨),做人和做事同樣重要。

每個人的風格不一樣,你是選擇做獵手,打到一只兔子領回家,還是選擇一頭牛,把它從小養(yǎng)大,這是不同的投資人喜歡的不同風格,收益也不同。在幫助去哪兒引入百度做戰(zhàn)略投資的那半年,管理合伙人符績勛的手機都處于被打爆的狀態(tài),這個故事他在不多幾次的場合才做過復盤,身為百度最早期的VC,他幫助百度和去哪兒牽線,并在這個過程中促成了雙方最終的戰(zhàn)略合作,過程中付出了極大的精力和投入。此外早期投資中還需要做出不少艱難的決定,創(chuàng)始人想要套現(xiàn)怎么辦,公司需要更換CEO怎么辦,公司決定清盤怎么辦,這些不能言說也不會公開的秘密,都是早期投資者需要面對的。

管理合伙人Jenny’李宏瑋經常說,投資是在尋找倍數(shù)和影響力的平衡游戲。早期投資倍數(shù)高,但需要投入精力多,管得多。而中晚期投資看得更加清晰,雖然投得晚,但風險小,回報大,影響力高。早期投資不超過百萬美元的規(guī)模,等幾年到上市即使翻了百倍,所獲也不過1個億,而抓住一只獨角獸在上市前半年進入,砸1個億賺一倍即同樣收獲1個億,這就是這個行業(yè)不同階段的藝術。越往后走,資金量越大,但也越有impact。投資者都很理性,倍數(shù)傳奇真心比不上落袋為安的真金白銀。

所以再說回來,“拒絕”就成為一門藝術。當你意識到一個項目你可能無法再參與時,如何向創(chuàng)始人傳遞這一訊息變得至關重要,每個投資人都有自己的表達藝術。就我這么長時間的觀察來看,投資是個各種因素交織的綜合體,對于已經深入接觸的項目,失之交臂可能有更多其他的客觀原因。所以,最理想的狀況,是“相視一笑,莫逆于心”,次理想的狀況是,“相視一笑,相忘于江湖”,最意外的情況……

畢竟,早期投資是個運氣占很大成分,風險也很大的工作,再偉大的投資人也有打眼的時候。巴菲特曾被人問到說說你犯過的錯誤,他反問說“你有多少時間來聽?”這是個犯錯并在自己的錯誤中累計學習的行業(yè),lesson&learn是每個投資者都需要做到的。

對投資人來說,意義最大也最為津津樂道的應該是自己投到過的“獨角獸”。至于被錯過的項目的意義,對他們來說倒有點像前女友,每個投資人都有埋在心底深處的一個list,差點投了又失之交臂的公司,稍借用下最近喜歡的專欄作家的話,“這些項目都是他喜歡過的,付出過感情的,擺在那里,偶爾青煙繚繞,偶爾反思當年什么沒做好。”

對未來感極強的投資人來說,它們存在的積極意義,是讓投資人能抓住下一個獨角獸項目,而不是時時懺悔自己的錯失。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