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晚茶:早餐午餐還是晚餐

2009-10-01 00:57:29      袁 莉

  吃飯是個互相琢磨的過程,也是互相表達誠意的一種形式。

  □文/袁 莉

  紐約的一位中國朋友剛開始工作不久便約一位基金經(jīng)理見面吃晚飯。約了幾次終于成功,但一吃完飯,基金經(jīng)理就迫不及待地給丈夫打電話:“我這邊完事了,很快到家。”搞得朋友既尷尬又內(nèi)疚。

  朋友犯了一個忌諱:在美國,至少在紐約,一般情況下,你不能約一對一的工作晚餐,更不用提是第一次見面就約晚餐。

  這和中國簡直有天壤之別。中國的商務(wù)會面,尤其是第一次,多是在晚餐桌上進行的。當(dāng)我們輕描淡寫地說“什么時候一起吃個飯”時,大家都心知肚明多是指持續(xù)兩三個小時的晚飯。但美國人客氣地說“什么時候大家聚一下”時,多是指一起喝個咖啡,下班后喝一杯酒,吃個一小時左右的早餐或午餐。

  光速創(chuàng)投基金的艾瑞克·歐本說,在中國約別人吃商務(wù)早餐會被認(rèn)為不禮貌甚至不給面子,因為很少有中國人愿意一大早起來做這件事。習(xí)慣早起的他,在中國出差時,為了充分利用時間也還是會吃商務(wù)早餐,但多是招聘面試。求職心切的人一般不會太計較早起。

  從1992年起就在中國做生意的杰克·派克沃斯也說,他在中國吃過無數(shù)頓隆重的商務(wù)晚餐,但不記得和中國人吃過早餐。

  在紐約,早晨七八點鐘趕到一個地方和某大公司高管吃早餐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大家隨便點些東西,極為簡短地寒暄后便直奔主題,談完事起身就走也無任何不妥。甚至可以在就座前告訴對方自己只有半小時或一小時時間。你做出努力來見面本身就是有誠意的表現(xiàn),剩下有什么需要談的可以通過電話或安排其他方式溝通。

  所謂的實力午餐,也就是有權(quán)有勢的人每天到固定的幾家高級餐廳吃午餐,主要是為了和他們處于一個重量級的人談工作和拉關(guān)系。其實無論有無權(quán)勢,午餐是這里最盛行的商務(wù)餐形式。如果你到金融機構(gòu)聚集的華爾街和曼哈頓中城看一下就知道,寫字樓里和周圍的餐館都是做午餐生意的。你可以通過午餐和同事交換公司里的小道消息,和上司談工作計劃,和客戶談生意。餐館菜做得好壞不是最重要的,反正大家多是點一盤沙拉或一個三明治,談得投機可以喝咖啡。即便是吃中餐,也多是自己叫自己的,不會叫很多道菜吃兩三個小時。

  晚餐是最微妙的。美國人很少吃一對一的工作晚餐,特別是在雙方不熟的情況下。一方面,他們習(xí)慣于把工作和個人生活分開,下班后是自己的時間,如果白天可以解決的事情,絕不愿意留到晚上。另一方面,美國人家庭觀念重,結(jié)婚的人下班回家陪家里人是頭等要事,不是非去不可的社交活動就可以理直氣壯地說不,沒有人會見怪。如果你結(jié)了婚并且有了孩子卻常參加晚上的集體活動,反而會有點怪。

  艾瑞克·歐本就說,他在美國會不惜一切代價避免吃商務(wù)晚餐,當(dāng)不得不去時(多是為了讓投資的公司想要聘用的總裁和高管人選感覺他們多受重視),他總會接到妻子令他感到內(nèi)疚不已的電郵:“你的孩子們今天晚上會想你的?!?/p>

  其實中美商界對商務(wù)餐態(tài)度最重要的差別在于:在美國,商務(wù)餐是正式見面的延續(xù),可能會對增進了解和信任起一定作用,但絕不是必須的。而中國人更看重在辦公室以外見面,因為這樣可以對一個陌生人有更多的認(rèn)識。吃飯是個互相琢磨的過程,也是互相表達誠意的一種形式,所以在哪家餐館吃,花多少錢都會被放到放大鏡下觀察。

相關(guān)閱讀